标题: 国内资本惊现出逃 炒家变卖房产抛弃人民币 [打印本页] 作者: 蒙城华人 时间: 2012-7-20 23:39 标题: 国内资本惊现出逃 炒家变卖房产抛弃人民币 国内资本惊现出逃 炒家变卖房产抛弃人民币# \9 o' F$ ~; j3 l* Y! p
张斌 刘晓景 ; W" `* O$ \( M$ M 6 x7 i" h! ]! G2 v; @1 X( i) { 虽然上一周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,但专程从加拿大回来的刘云(化名)还是坚持要把位于北京东直门的4套房子卖掉。“我认识的国内有不少人在往外转移资产,都感觉人民币资产不是很安全,预期很不好。” 0 y# y0 h0 P! y l( E9 s8 u% ?- b $ e- S+ j& y0 g! z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旦转向,资金便开始蠢蠢欲动。: v. i' O6 R# C7 g2 T
" _$ R5 a3 Q: s# H
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,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,0.88%的贬值幅度创下了自1994年以来最大值。这基本宣告人民币对美元的趋势只有“升值”两个字的时代结束。2 [6 }; a# u. s4 C X
4 h R( _/ p+ L1 _ 7月20日,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.3112,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上升14个基点,连续第五日上升。但一位市场交易员反映:“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减弱,是央行仍通过维持较高中间价的方式抑制人民币贬值预期。最近外汇储备的下降和央行在操作层面上卖美元、买人民币不无关系。” i* G& H+ B) ~" h
. v4 e: G; G! D 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,资本流出的现象不排除未来会有加大的可能。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在最新的一份研究材料《后危机时代的2012:汇率波动视角下的资产配置》中提醒投资者:“未来汇率波动对国内资产价格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,应更重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风险。” 3 {: r: u! W# j2 O# C2 d) \8 {) V: O - {- U0 d# q1 b9 s9 N- d9 a 这个危险时刻,或许是2013年。& c/ u5 _, R6 K2 c
K+ V. J% H8 }) A% E) E “逃走”的资本( }) X i2 U3 Y5 d8 G I$ C* J
- L! _6 x. U. `3 r- ` 上次见到刘云是在2009年底,那时他刚回到中国,手里有一些钱,在加拿大呆了6年的他准备回国发展。9 ]3 D$ N0 ?0 H8 R% z6 z
* ]! }9 A! `* |* j
一时之间找不到好的项目,刘云曾在东直门附近买了8套房子,都在50~55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,商住两用、便于出租,价格都在120万左右。5 S3 W0 V. t( ^
/ t/ Y; q/ e8 ~ 这是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之间的事情。 8 W6 c3 C2 ]8 y$ R2 r0 J; ^# Z) e0 Q) i: b3 E5 E
在北京“晃荡”了将近一年左右,到2011年年初的时候,刘云没有找到太好的投资机会,又回到了加拿大,房子就这样一直出租着。 2 W+ s! `" |' ~) q2 P( k& E1 b2 H' n$ _4 Z" {0 U
“其实房子的收益率是不错的,每套房子每月的出租价格在4500元上下浮动,我在美国的房子同样大小租不到这个价格,还要交地税。而且国内的房子还在升值。”刘云说,“但是我还是选择先卖掉一些。” & l* ~0 d. }' e ! w' J/ `" X% c* S! s 今年6月初,刘云就让国内的房屋中介挂出了自己卖房信息。“第一是国内的房价又涨起来了;其次,我感觉将资产放在国内很不安全。先卖掉一半吧,剩下的看看再说,我最后在国内留一套房子就行了。”刘云说:“我认识的国内有不少人在往外转移资产,都感觉人民币资产不是很安全,预期很不好。” 9 P, w6 b/ M5 J. t: h # [; U$ F8 C8 d; L 不看好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,在金融机构工作的人感受颇为明显。7 T8 v, w$ k6 e. B% N* ]
; w% C# a4 A; r( F3 A
北京安贞桥附近一家建设银行的柜台员工反映:“目前美元很紧张,这两天日换2000美元以上都需要预约了。”4 B ~% c+ i7 |% i! `0 k0 @4 `
# Z. y0 A @0 S “我们去年在香港推的一款人民币计价的保险产品,很好卖,但今年效益并不好。”一家保险公司产品经理说,“一些外资银行的人反映,现在美元的理财产品很热卖。” % d. {' k$ e8 l' v/ v0 ~8 H# S 8 S: p! s9 x7 |7 c5 W 5、6月份高企的顺差和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表明“抛弃人民币,美元备受追捧”的现象在企业层面反映得更为明显。 9 Y C. [9 Q. S: W+ o# n; ]4 U. `" h8 r3 g- R- @
“经常项目下的贸易、收益和经常转移都可能是热钱流出的典型做法,海外并购正在炙手可热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,“尤其一些央企下属的二三级企业,海外并购的特别多。”: U$ q) K) x! X' b. ^5 S5 R
+ V& {; k! d) Y2 c
较为典型的做法是:中、外方合作,以高报外方实物投资价值或中方替外方垫付投资资金的方式,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内资产或权益。同时,由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为外商投资企业虚假验资,产生外商直接投资高报。这些虚增投资最终都会以利润汇回或清盘形式要求换汇汇出,从而形成迂回的资本外流。$ m. \4 ]1 n' ~4 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