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邦移民部昨天宣布,作为加国移民制度改革的一大步骤,「快速通道」(Express Entry)模式将从明年1月起实行。该部认为,实施此做法之后,移民系统将向「聚焦本国经济和劳工市场需要、快速高效反应」的方向转变。
3 K' u8 t% r$ s/ \1 j9 b: q7 ~3 z* ]# ^% s
联邦政府之前曾经将这种做法称为「意愿表达」(Expression of Interest),这次的说法显然更清楚表明政府的目标,因此作为这个模式的正式命名。
% _: ?. d) P" B2 h# ]
移民部长亚力山大昨天称,「快速通道」模式,将改变本国移民和经济两者的局面。在快速吸引有技能的移民方面,「起到革命性的作用」。
8 I8 C) Z3 h, H/ c/ C B
他说,联邦政府正和「我们在各省、区域政府,和工商业积极沟通」,务必令到定于明年1月发起的「快速通道」模式取得成功。
6 y3 G( R! B% H( i: X& G
移民部的新闻稿称,「快速通道」模式,将使得各省和地区以更快更敏感的方式,来解决各自的劳工短缺,并利用国际背景的人才来填补加拿大劳工市场的空白。
8 a5 a0 y, A8 C- g% I, O 找到工作后迅速办妥移民,这是「快速通道」计划和短期劳工计划的主要区别。
: g2 \0 o6 \& n# G
有移民公司业内人士表示,此做法移民部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,主要内容是邀请各用人公司参与选择移民。
9 p6 p5 P5 o. b H' V$ B
对于已经在技术移民、技工移民、加拿大经验类别和省提名类别内申请的人们来说,如果被雇主看中、或者获得省计划的提名,都可以不必排队,而在半年中申请成为永久居民。
" P" I2 J1 Q& ?, O 此外,即使没有申请上述类别的移民,加拿大公司聘请的所需要的员工,也有机会比较快速地完成移民申请。
* z& ?; w7 A* t! K 实施此模式之后,移民申请中的排队已经不成为一个主要基础了。即使排队在前面,但如果没有被「挑中」,那也没有用。
6 R% ^/ f Y6 W. Z) b% [) E 业内人士觉得,如果移民在落地之前已经找好工作,不但移民本人和家庭都很安心,政府也可减少了许多资助、培训的工作,这也许是移民部的初衷。
: R8 c) o) i1 w 不过,移民资深人士表示,该模式的细节尚未公开。比如,公司如何参与选择移民,是否对公司规模有规定。也有担心小公司可能无机会入场挑人,因此即使有用人的需要,也未必有机会得到满足。
1 Q. x: F) K2 T% l/ i
省推荐移民来源国 菲中德名列3甲
& q* g4 n! ]1 z' i 移民部的统计显示,在2002至2011年,省推荐移民(PNP)的最大来源国三甲,分别为菲律宾、中国及德国。( u' h! c+ ?; D6 ]" V
移民部针对2002年至2011年抵移民资料库的统计显示,这段期间共有逾134万名经济类移民抵加拿大,当中包括技术移民、PNP、居家护理及加拿大经验(CEC),佔同期所有移民的54.7%。
% i& |, T# m. y1 v& n0 A! Y" z
在这段期间,抵加的PNP移民人数共有178,916人,佔所有经济类移民的13.3%。其中缅省的PNP人数最多,有约7万人,占全国PNP总抵加人数的近四成;其次为阿省佔16.2%、沙省佔13.5%,以及卑诗省佔13.4%。
' k5 `; r0 ]) N! p* {! M A4 } 经验类移民年入7.5至10万元 远较技术及省推荐移民为高
( o: d4 C5 N5 ~- d" \. D
移民部一项内部研究显示,加拿大经验类别(CEC)中的工作经验移民的平均年收入达为7.5万至10万元,远超于技术移民的最高年收入5万元,及省推荐移民(PNP)最高年收入6.5万元。
' X( C! }+ A- _+ j" ^$ K 在移民者欲从事的职业类别中,CEC移民的薪资表现也远高于其他类别,例如「技术水平 D」(Skill Level D)的管理职位,CEC移民在2010年的薪资超过20万元,但属同等职位的技术移民与PNP移民年薪仅稍高于5万元。
! ^9 Q$ w% b' V, R9 B) J. Z CEC移民的两大来源,一是以临时劳工身分抵加,2009年至今成长414%;另一是国际学生,也成长159%。临时劳工申请CEC以印度、美国、英国及菲律宾为多,而国际学生转移民则以中国、印度与南韩为主。
" [9 d/ `4 [9 D0 V
移民部分析也显示,2002年到到2011年间,加拿大共吸纳134万9946名经济类移民,占移民总数的54.7%。尽管技术移民仍是最多,但比率已从2002年时的53.6%,大幅降低至2011年时的35.7%。
* c) \7 Y# x! L |6 N0 }3 F 安省仍是技术移民首选,十年间有51%技术移民选择定居当地;其次为魁省的24%;卑诗省第三,有1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