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假信用卡集团招年轻人行骗 佣金一成诱华裔留学生8 O+ p: x% r* F, u5 y# d
+ C% f' g5 t" d8 V/ X: N
6 I* I% Z5 ^7 K5 D# |! l5 v! ^5 U
本地假信用卡行骗问题层出不穷,引起许多商舖怨声载道。有熟悉本地假卡业务的华裔向本报「爆料」,称假卡集团一直以来都会招募年轻人协助诈骗,但原本「黄金时期」只针对高档消费型电子产品,出面使用假卡的「员工」每一笔过数的「报酬」最高达30%,而且「很多人排队抢着做」。但现在因为经济不景气,诈骗集团转为「大小通吃」,就算是便宜的小东西也会用假卡诈骗,令小商户也成为目标。集团甚至引诱华裔留学生加入诈骗行列,但「报酬」已跌至只有10%。9 C6 [" s" [' E7 c( g5 @+ [
两间分别位于温哥华列治文及温哥华的小型商店,今年5月初便遭骗徒以假卡诈骗,其中一间便利店更被骗徒分25次行骗,损失达1.1万元。卑诗商誉局则称部分信用卡失主并未来得及报失,让骗徒有充分时间能任意使用失窃信用卡购物。读卡机公司则透露,如果商舖未使用读卡机读取信用卡EMV晶片的功能,选择使用手动输入而遭诈骗,所有损失将由商家自行承担。7 V8 v2 z! a" S) U/ e
$ J3 `% n) ^" C: F7 a3 ]# \& f
& U# L" I9 `- }* x9 t
' a' @" @6 D0 S' f$ y. r; [
; F* b6 u: ~" p; Y/ _# \
* ~8 }- ^6 Q1 U莫太展示骗徒以失窃信用卡成功过数的收据。(冯伃新摄)$ P3 s6 b6 q; ^% ]4 `1 S; x8 S
熟悉本地假卡集团运作的华裔斯先生向本报表示,大温使用假信用卡诈骗的「黄金时期」其实是2006至2009年之间。0 M7 Q9 g1 t, ^5 S1 U% _
他解释当时因为苹果产品炙手可热,又是高档消费电子产品最受欢迎的年代,因此假卡集团随即出现,以失窃信用卡资料制成的假信用卡购入电子产品,随后在黑市转卖「套现」。
6 g" n6 Q+ P' P+ L) C: g, Q, h- m- x6 p3 m. _& b# V
9 B1 I" p9 f4 c$ ?8 b8 E" i- a: c
& x6 @' {* ], y. E
; R7 C+ y2 @) x) G- e% ]
4 w* j& a! G& K' k) U7 n9 C( F, s+ o6 \
0 [* K* C0 q& h2 j9 `斯先生透露,当时因为这类高档电子产品「好买好卖」,因此假卡集团多针对这些产品下手,不会去触碰购物时检查较为严格的珠宝或名名等方面。他称当时最「巅峰」的时期,每名负责以假卡购物的「员工」,每一次过数皆可获得25%至30%的提成,而且是「很多人排队抢做」,如果没有「关系」,甚至无法获得「聘用」。3 ~3 y- x) d7 x3 z' b
斯先生强调,随2010年至2011年经济下滑,消费电子商家也开始检查购买者的身份证明并加强保安,因此假卡消费开始走下坡。他说现在假卡集团已经大不如前,开始透过社交软件向留学生招手,以10%回报做为号召,而且化妆品、食品什么都买,明显看出「生意不好做」。
; G2 C1 Y3 T, W- O" @& R) R本报所取得的假卡集团「招聘广告」显示,假卡集团直指「工作内容就是买东西」,而且「时间自由、日入斗金」,欢迎华裔留学生来「赚第一桶金」。假卡集团称「业务流程」就是用假卡购物,会有「司机」负责驾车带路,购得的货品直接交给司机。假卡集团指这是「灰色地带的生意」,承认有可能刷卡时不会过,但强调现场被抓的机会并不高。
& r2 Z/ E6 C' w. T斯先生指出,假卡集团背后都有偷窃市民身份资料及密码的门路,而且每一张假卡「出厂」后,都有专业仪器进行严密测试,确保可以使用后才会交给「员工」出街购物。他称一般的情况下,假卡在商舖读卡机上获得「通过审查」(Approved)的成功率,应该高达95%。3 t# ~0 O9 y7 `- F3 N7 S
温哥华市警局发言人蒙塔古(Brian Montague)则透露,这类假卡诈骗集团除非连制造工场一起「人赃并获」,否则很难取得证据让疑犯入罪。他称最理想的方式,是假卡集团「员工」愿意与警方配合,在犯案被捕后转为污点证人,将整个假卡集团一网打尽。
* ~: }8 v" \+ B; H5 B. @. a) R: F+ i- H8 M F; u9 ?, {
未用读卡机取EMV晶片资料 成功过数 商舖自行承担损失0 n; W) P) J7 K4 Q
9 d' Y/ F& y# I7 k' h6 _( r针对骗徒使用假信用卡但可以成功过数的情况,信用卡读卡机公司认为骗徒可能是透过「手动输入」的方式,绕过信用卡的晶片保护机制进行诈骗。读卡机公司更警告,商舖如果未使用读卡机读取EMV晶片的功能而让骗徒过数,损失可能要由商舖自行承担。
G7 p# A6 I v x4 @读卡机公司Firstdata发言人博特尼克(Mark Botnick)对本报表示,骗徒在读卡机上以「手动输入」进行诈骗的情况的确存在。他称骗徒通常会谎称信用卡上的晶片损坏,因此要求商舖以手动方式输入信用卡号码来完成交易,骗徒便可使用此方式来获得「通过审查」(Approved)。
3 G* W9 D0 i0 W1 `; F/ r博特尼克强调,如果骗徒使用伪造晶片信用卡成功过数,商舖使用信用卡读卡机读取EMV晶片但仍然被骗,那便可透过晶片信用卡的「退款」机制处理,商舖不须承担任何损失。但如果骗徒使用晶片卡,但商舖没有在读卡机上启动读取EMV晶片的功能,而是利用手动输入,所有损失则需要由商舖自行承担。
( }8 h: e l6 r# T9 Y) p, N博特尼克建议商家,应该在有EMV晶片卡功能的读卡机上进行设定,如果刷卡时出现代表读到EMV晶片信用卡的服务代码201,便让读卡机系统拒绝以刷卡形式过数,仅能使用插卡读取晶片资料的形式完成交易。
5 S$ I( [; V; N' t0 p3 j1 q0 Q博特尼克也指出,商舖员工有责任确认使用信用卡购物的客人,就是信用卡的持卡人。他称商舖员工应该教育员工如何识别假信用卡,在交易时确认持卡客人的身份,并在刷卡过程中使用各种反诈骗产品保护自己,同时还应该严格保护自己的读卡机。3 v! B) g8 Q/ q; G7 c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