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“喝水=吃药?” 水中抗生素引民众担忧
, z# I& s/ k5 A' J4 V |
$ Z. B0 X( S' [ | |
“水中抗生素”引发中国民众担忧生态风险 2 R) G, F0 L+ b) _* ~# {: C
“喝水=吃药?”这个匪夷所思的等式正成为中国当下热议的话题。近日,一项研究称中国的地表水被检测出含有68种抗生素,水资源安全问题再次引发民众担忧。专家认为,虽然目前地表水抗生素对饮用水安全尚不构成重大影响,但是生态风险不容忽视。 8 K n9 x$ w9 A( b; @, p7 h! U" p
+ O0 z5 O6 M! S F! ^: U" C | 由华东理工大学、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研究显示,中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且浓度较高,还有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被检出。其中在珠江、黄浦江等地检出的抗生素频率高达100%,有些抗生素检出的浓度达每升几百纳克,工业发达的国家则小于20纳克。 “以后感冒是不是只要喝水就好了?”在调侃的同时,不少中国民众质疑地表水含抗生素是否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,“这么多抗生素在水里,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危害?它会不会通过水管进入千家万户,让我们每天喝着富含抗生素的‘消毒水’?” 6 [5 d9 W! n4 ~
安徽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汪家权表示,地表水中含有抗生素与饮用水安全并无直接关系,饮用水来源不是普通的地表水,而是水源地。自来水厂会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消毒,这一过程中抗生素的影响都会消除,自来水出厂时也都会按照饮用水标准进行检测,因此无需对于水中含有抗生素对人体产生危害过度担忧。 ; b6 X, l) i; c
虽然目前尚没有医学报告称水体里微量抗生素对人体健康造成“立竿见影”的影响,但“水体中抗生素残留”已是世界范围内的课题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《全球环境展望(四)》中明确提出,必须考虑止痛片和抗生素等类别的“药物和个人护理品”(PPCPs)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。 8 i1 F/ G9 w" T5 O
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于锋认为,地表水含抗生素会使微生物和细菌产生耐药性,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或丧失,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。而抗生素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后,影响进一步被传播和放大,最终使人体免疫力降低,形成耐药抗药体质。
# o( P2 \, n4 {, P9 U 中国社会亦开始反思这一问题。专家推测,在医药和生产领域对于抗生素的滥用,以及缺乏完善的药品回收制度,是水中频繁检出高浓度抗生素PPCPs的重要原因。 ( e, t }' ^6 ~# t& |) R
据统计,中国每年大约生产1300种化学原料药及化妆品,其中抗生素类PPCPs年产量在3.3万吨以上,中国药物产量的70%是抗生素,这个比例在西方国家只有30%。进入人体内的抗生素,被吸收治病的仅占20%左右,有70%至90%都会被排泄出来,然后通过生活污水进入环境。此外,动物和水产养殖业投入大、风险大,为了防止大面积生病死亡,养殖户往往要投放大量抗生素。 % s% `3 M. q- P) q( Q& r
由于中国目前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尚不完善,每年因过期造成的药品浪费达1.5万吨,如果用5吨的大卡车来运,至少需要3000辆,大部分居民家中的过期或闲置药品等都是被随意丢弃,极易造成水体等环境污染。目前无论是药企采取“以旧换新”的公益性收购,还是部分城市建立的家庭过期药回收站,其回收效果至今仍不够理想。 5 h# f3 h& i- C2 g
“必须重视抗生素可能引发的生态隐患。”安徽省药监局调研员孙斌园表示,要特别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和回收进行追踪,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纳入考核体系,对于滥用抗生素的医院和医生加大处罚力度。 + k1 @. D: A4 ~! w# S/ W8 d3 E( ~7 Z
专家认为,欧盟国家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,中国应及时出台相应规范,对动物水产养殖使用抗生素进行严格限制。此外还应加大对于养殖领域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。9 c' _& s5 C* `$ p8 g* D- L7 s
| -$ D( c) l1 u4 x2 d* x' H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