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华裔女护士回国探亲 染禽流感丧命 结婚1年半
f' x, D6 L. R" f" ^ | ' s8 T! n' \: j$ x% p I
| |
■北美首宗H5N1禽流感死者为华裔註册护士,她是在亚省红鹿市区域医院工作。Global电视图片 星岛日报:因H5N1禽流感引起病发症而死亡的亚省女居民,证实为一名在中国出生,亚省读中学,于红鹿市区域医院(Red Deer Regional Hospital)当注册护士。
# E8 ^7 W/ s1 z( }8 Q7 |1 J 该宗个案为北美首宗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,死者丈夫及母亲透过亚省卫生服务局(AHS)发表声明说:「我们心爱的女儿和妻子,是一位勤奋、独立及年轻的女性。她在中国长大,到高中时就立志成为一位护士,在过去的10年,她一直向目标迈进。」。 据悉,当年她独自到加拿大升学,在亚省中部城市的红鹿书院修读护士学,其后取得註册护士资格。家人说:「这是她的梦想,她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的。」,声明又说:「她乐于助人,而她亦希望护士行业能够供养她家人生活。」。
4 W: x& V% f6 W- x5 i 死者20多岁,一年半前才结婚,与家人在红鹿市定居。 ' G: }3 |4 b: K4 z6 i/ |2 ]
去年12月,她与母亲一同回北京祖家探亲,这是她婚后首度回乡。家人说:「她努力工作,储得假期,跟她母亲在2013年12月旅行。她们一起旅游,却以悲伤告终。」。 : j0 C* v% X! f
于上月27日回本国,乘搭加航030号班机从北京飞往温哥华,再转乘加航244号班机返回爱民顿。她在航机上已感不适,返乡翌日因头痛、发高烧及全身不适,到爱民顿的医院就诊。当时由于她并无咳嗽,医生相信不是流感,让她回家。不过,元旦日她身体极度不适,再入医院,之后病情恶化,在1月3日不治。 0 n4 X1 R" H9 a6 `, s9 _: }
死者在北京期间并无到过农场或街市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已跟本国及中国的卫生当局合作,调查感染源头,初步资料指死者病征有别于典型H5N1感染病例。 1 D2 k- W _) E4 J- j* \
家人已婉拒接受传媒访问,并期望各界尊重私隐,只表示说:「她的过世令我们感到身心交瘁...她是一个活泼的女性,如同明亮的太阳照亮着身边的人。对于照顾家人及工作,她都满怀热诚。」。 ' m/ ~3 V! b# m" {# {9 r9 Q
亚省首席卫生泰博尔(James Talbot)早前表示,有关个案属一宗罕见及独特的病例,呼吁公众切勿恐慌。禽流感并不轻易地由人感染他人,这种病毒与现时亚省出现的H1N1猪流感有所不同。
- Q8 {, X1 d r' Z- ]% ^" g WHO数字指,2013年,全球有38宗禽流感确诊个案,其中24人死亡。自2003年发现首宗人类感染禽流感个案,至今在15个国家录得648宗病例,其中384人死亡,死亡率超过6成。(记者郭康立) 0 f! ^* a1 T3 C0 }2 G4 ~# R
结婚仅年半 中国长大 隻身来加负笈成註册护士
, X" u4 n. B% \$ ?6 D6 y5 ]* z. G4 d 明报:北美地区第一个死于H5N1禽流感的阿尔伯达省病人﹐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并努力成為一名受人喜爱的青年华人女护士。她去年12月与母亲一同返回中国度假﹐一直待在北京地区﹐却突然感染了致命的禽流感病毒﹐其感染途径至今仍是医疗卫生专家们追查的谜题。
5 P0 u) G5 i6 s \* w. I 死者的家人昨日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﹐对这个女病人进行了一番介绍﹐同时也希望公眾尊重他们的隐私权﹐不要再去追查他们的个人情况。 4 S2 Y+ U3 C4 i2 B& E# i3 ^
声明称﹐该位28岁的女青年﹐从小在中国长大﹐在高中时代就已经立下当护士的志愿。过去10年,她都一直以此目标而奋斗。她先以学生身分孤身一人来到红鹿市的「红鹿学院」(Red Deer College)﹐完成学业之后在红鹿医院成為一名註册护士﹐并在1年半前结婚。
9 s4 ^. t. \% h2 E0 @4 n 去年12月﹐这位女青年与母亲回到中国度假﹐在此期间﹐她始终呆在北京地区﹐并没有去过任何高危险场所﹐但不知在什麼样的情况下﹐她却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。
6 d. c0 P5 S; m 在12月27日,这位女士搭乘航班从北京途经温哥华到爱蒙顿时﹐开始出现高烧﹑不适和头疼等病徵。随后在1月1日﹐她被送入医院﹐两天后便抢救无效在深切治疗室去世。 1 O& R8 i/ ^# I! F
广州市迎福阁酒楼在本周二检出3个H7N9禽流感病毒样本,包括两个鸡样本和一个砧板样本,酒楼员工正接受医学监察,酒楼在清洁消毒后已恢復营业。(中新社) 世界卫生组织称﹐H5N1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与普通流感有异的变种病毒﹐虽然极少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﹐但发作时也特别狠厉﹐死亡率高达60%。
. J* ?4 @9 V8 I: j 当时对这名女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医生和护士﹐為了保险起见﹐都要穿防护性服装和手套。 6 c& B$ w+ }. ~, v
阿省首席医官塔博(James Talbot)表示﹐在确诊女病人患上禽流感后﹐卫生官员立刻与女病人的家属联繫,并对他们进行观察﹐确认他们并没有任何被感染的病徵。随后卫生官员又去查访所有曾接触过女病人的人士﹐对他们保持观察。 ! y" {9 \1 D6 G g
「我相信﹐在阿省内不会出现这种病毒的感染。在当前H1N1流感肆虐的时候﹐很容易会将这两者混淆而将这个病人误诊為猪流感患者﹐但因為我们的高度警觉﹐我们得以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妥善处理。」 / |1 {0 O- a( Z! i% o7 Z# n, }
怀雅逊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石天明(Tim Sly)表示﹐他不会因為上述病例而担心在中国的旅行。「走﹗走﹗走﹗中国是个美丽的国度﹐没什麼好担心的﹐你不要去农场或乡下接触活的家禽﹐就不会有问题。」 9 M1 k- G( G' B4 C$ b3 i
太太是中国人的石天明教授﹐很清楚许多南方人喜食白切鸡。他提出忠告,「那道菜听说很美味﹐但是我强烈建议﹐所有的禽类﹐最好还是烹飪熟了才吃﹐不要冒那个风险。」 2 m3 U4 K) b5 h# j
石教授说﹐禽流感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杀伤力最强的病毒。「从2003年到现在﹐全世界共发现648例禽流感﹐死亡率达到60%。而1918年发生的全球性大流感﹐虽然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万﹐但实际死亡率只有2.5%左右。」
0 t1 b$ I! e2 {( _- E4 q7 x# M 总的来说﹐禽流感是一种高死亡率﹐但传染途径基本上仅限于鸟类传播给人的低传染性病毒。
: [" k& R6 S0 K2 B2 l3 P3 Y 「上述那位女病人曾经搭乘过的北京至温哥华﹑温哥华至爱蒙顿的航班﹐所有的乘客和空乘人员﹐我们卫生部门都曾密切观察﹐至今没有一个人发现有流感病徵﹐所以大家不用担心。相反﹐我会建议大家及时去注射流感疫苗﹐因為每年加拿大因普通流感而死亡的人数﹐高达3000至4000人﹐而禽流感病人死亡﹐这是北美首例﹐你说哪个更值得你重视﹖」 7 P( t9 f- ~& R$ o2 B7 E# L
基因若突变 禽流增人传人风险
& ^" n U- |- T2 n5 k) O- s 明报: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持续扩散,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解病毒传播之谜。中科院微生物所早前在《科学》发表一项研究,了解H5N1及H7N9两种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,成功揭示H7N9部分病毒株,只要在四个关键的氨基酸片段出现突变,便能与人类的上呼吸道细胞结合,增加人传人风险,令人忧虑禽流感疫情一发不可收拾。 : e' l9 t) V( `; ?
香港街市活鸡档保持高度清洁环境的警觉性。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施一称,禽流感病毒通常不易杀入人类的下呼吸道细胞,只有病毒量升至某一个水平,才能达到下呼吸道及引起严重肺炎,但研究发现,H7N9病毒既能结合禽源受体,又能结合人源受体,具备在人群中流行的可能性。 & H6 l9 ?1 o+ m
施一解释,病毒基因一旦出现突变或者重配,便获得偏好结合人体上呼吸道细胞的能力,很大可能变成在人际间传播的禽流感病毒。 5 K) \2 K. N. ]: h" e( \. u. x- b
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强调,目前H7N9本质上还是一种禽流感病毒,因為病毒多数与家禽的下呼吸道细胞结合,即意味H7N9虽然能入侵人类上呼吸道细胞,但只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,即有限度的人传人。他说,应对禽流感方法最好是关闭活禽市场、集中宰杀、扑杀病禽,但在中国情况复杂,不能一下子改变。 , D j1 r6 c+ w
专家:病毒愈传愈广 疫情或恶化 中国昨增6感染 福建1患者不治 9 F$ _- n) l& b" |% _2 V
明报:中国禽流感病毒不止在街市或农场出现,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广州市一间酒楼厨房,验出两个鸡样本和一个厨房砧板样本对H7N9禽流感病毒呈阳性。同时,中国昨日有6人确诊H7N9,其中一名福建患者昨已死亡。 ' A9 M8 H3 U; N+ ~. J/ p3 V
中国国家卫计委昨仍表示,没有迹象显示H7N9禽流感有扩散。香港中大微生物学系主任陈基湘认為,现时病毒传播愈来愈广,疫情会持续或更严重。
7 c' M/ w* r4 A8 T, g1 B 广东省应急办通报,周二在广州海珠区的迎福阁酒楼,验出3个样本对H7N9病毒呈阳性反应,包括两个样本来自鸡,一个来自砧板。 + H! Z& s5 J0 k) }# a2 j( V
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姚宏文指出,无迹象显示禽流感扩散。他认為在砧板发现禽流感病毒,意味砧板曾处理有问题的鸡,砧板再用来处理其他食物会出现交叉感染。 ' F7 k$ ~- H8 |9 N4 N9 g
香港大学微生物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说,鸡的肠道会释放禽流感病毒,污染鸡壳及鸡肉,应把生和熟的食物分开不同砧板处理。
' E# _/ M5 g6 d/ {& U: |! h% e 儘管在大陆的养殖场、街市和酒楼也找到H7N9的病毒样本,曾到北京的加拿大旅客也受感染,显示病毒正在中国扩散;食物及卫生局只维持停止深圳活鸡输港之措施,并无提升防控措施。 2 v1 C0 j! R# s+ D& M
香港民主党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黄碧云表示,相信H7N9疫情正在扩散,她已去信要求港府及中国,立即同步做活鸡血清测试。 , A! q' G4 U% x; r: F
港府应尽快与国家质检总局商讨,修订供港活鸡协议,若港府未能与中国达成血清测试新协议,应立即停止所有中国供港活鸡。民主党计划在下周四施政报告答问大会上,向特首梁振英提问香港对H7N9禽流感的控疫安排。另外,中国昨新增6宗H7N9确诊个案,其中两宗来自福建和江苏,福建患者為一名有长期病患的38岁男子,居于泉州。他于本月3日出现病徵,8日入住当地医院,并于昨早病逝。 ; s3 e; |3 j x" D5 o$ a
江苏的患者為一名54岁居于南京的男子。他于去年12月28日出现病徵,本月5日入院,现时情较重。他的样本经江苏省卫生当局化验后,本周三证实对H7N9病毒呈阳性反应。 7 v9 T! F, }+ U- X4 X
同时,佛山亦新增两宗H7N9,其中一名42岁患者為家禽从业员,她于本月5日发病,本周三向当地医院求医,翌日入院治疗,昨证实禽流感H7N9病毒呈阳性反应。另一名居佛山的59岁女患者,无家禽接触史,去年12月29日发病,本月2日入住当地医院。 ; y* t5 w4 X1 b" s
浙江的两宗新增个案分别為一名30岁男病人及一名79岁女病人。两人现于医院接受治疗,目前情危重。中国至今已确诊共158宗H7N9个案。
! z9 B* t. i) j9 ]$ b* Q 北约克全科医院爆发H1N1疫情。星报资料图片 农历新年想回国探亲?尽快去打疫苗 ' [' @- C8 t0 A: i! r. ^/ j
星岛日报:卑诗疾病控制中心(BC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,简称BCCDC)发表声明证实,本省现有3宗疑为感染卑诗甲型H1N1流感(人类猪流感)死亡个案。专家呼吁,在农历春节回中国探亲的市民尽早注射流感疫苗,同时避免在中国接触生禽。同时,到南半球度假的国民或需要接种不同疫苗。 . P8 \5 {4 c( e/ u7 a4 a
BCCDC录得的3宗疑为H1N1流感死亡个案,2宗位于温哥华岛,1宗在菲沙生局(Fraser Health)所属区域。BCCDC发言人亨利(Bonnie Henry)医生周五在接受《星岛日报》记者访问时表示,随疫情的发展、及媒体的报道,近日来,省民对流感疫苗的需求有明显增加,因此,疫苗供应也成为主要问题。家庭医生王心咏也证实,最近到诊所注射流感疫苗的人数,较几周前上升。 ) a: c8 M0 ^4 o5 e3 F; v4 K
此外,北美录得首宗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,死者为一个刚从北京探亲返来的20多岁女护士。这令不少即将回中国欢度农历新年的大温华裔感到担忧。将于本月26日飞往北京的杨小姐就告诉记者,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就决定赶快去注射流感疫苗,并购买口罩等保护措施。 ! s0 s+ x& Y$ u
她无奈地说:「也不知道打了H1N1的疫苗后,能不能对H5N1产生作用。除此之外,也就只能买个厚口罩了。」。 / _$ c3 `/ M- @6 y8 D& ^3 j
对此,亨利就回应说,加拿大本次流感疫苗针对H1N1等3种病毒,不包含H5N1病毒,而且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针对H5N1疫苗。她还称,病毒扩散与口罩厚度并无太大关系。她说:「返乡的人要避免接触生禽,但食用煮熟的禽类没有问题。也应尽量减少与病人会面。」。
: M$ S$ }3 Z+ T) h6 g 亨利还指出,南北半球在同期流感疫苗有时不同,她建议,希望到澳洲、巴西等南半球度假的人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注射南半球流的感疫苗。 ! o% j$ U0 v4 p& Q& Q+ L% M
王心咏也表示,不少人对流感疫苗存在一定误区,但最实际有效的就是注射流感疫苗、勤洗手等
# r. O1 L: O" c& Y8 b | - 9 z6 `% n8 R3 g. x. T% r
* m Y* B5 k# G; v. X; d7 t) R0 l |
|